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335.盐滩晒鲞(祝周末愉快哦)  (第10/14页)
   “现在多多少少还是有墨鱼汛,嗯,不过现在不是按照一天一个工来算了,实行多劳多得。”    “嗯,我听我小姑子说了,老噼带个副手算一个工作小组,剖墨鱼、取膘肠由她们自己负责,工资由乌贼膘肠多少来定,每斤膘肠1分5厘,一天下来能剖多少算多少的钱。”    池子里放满水桶,每个水桶里都是肥肥的金乌贼。    而场地四周则摆放着的都是团箕、竹簟、篰篮这些东西,但凡能用来装鱼鲞的工具都被搜集过来了。    刘红梅饶有兴趣的说:“人家加工厂不用这些东西,人家用竹笠子。”    王向红说:“大差不差的东西,咱这里没必要用那东西。”    刘红梅笑道:“支书瞧你说的,我不是羡慕人家有竹笠子,我就是跟王老师说说这回事。”    “王老师你见过竹笠子吗?”她又问王忆。    王忆摇摇头:“我知道斗笠,竹笠子跟斗笠很像吧?”    “很像,就是竹笠子平整、个头大,比咱家里锅盖还要大呢。”刘红梅说。    1    “咱们这些东西晒墨鱼鲞,咱自己能拎的动、抱的动,要是用竹笠子晒墨鱼鲞,那都得要两个人去抬的,抬竹笠子也能赚工分。”    “这工分按笠子数计算收入,晒一笠乌贼鲞两分钱,像我们妇女从早上七八点钟把竹笠子抬出去,到晚上五六点把竹笠子抬回来,一个工能赚八角到一块二。”    “然后抢着干!”其他人笑着补充。    笑声中充满感慨:    “想想以前真是、真是,唉!加工厂给咱队里招工名额,咱队里人都抢着去,就为了女同志去了狠狠心连轴转,一天能挣两块钱。”    “嗯,一般去五六七天的,回来好的能拿着二十来块钱,那时候就喜的不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